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,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有哪些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特殊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思想是?
一直以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,据权威机构统计,我国罹患“可诊断精神障碍”的人约有1.73亿,其中大概只有1500万接受过治疗。由此可见,心理健康的问题是不可小觑的。
对于一个普通人,若是长期处在高压、抑郁的环境下,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,更别说一些特殊人群。特殊人群是指***免疫服务过程中,需要***取特殊措施发现和免疫的人群,包括:弱势群体、优抚对象和边缘人群。相比起来,由于一些自身和外在的原因,他们的自我调节和寻求外界帮助的能力不及普通人。
强化认识,积极探索。社区矫正、安置帮教对象作为社会中的特殊人群,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帮扶是提高改造帮教效果,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。
积极探索特殊人群管理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措施,为全区社区矫正、安置帮教对象提供心理健康帮教和心理矫正服务,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悔过自新,回归回报社会。
社区工作人员如何调节心态?
只有发生疫情时体现出社区工作者的价值。一旦控制住疫情,立马翻脸,各种锅甩给基层社区,考核检查不断,把社区工作者压的喘不过气来。最好的调节心态的方法就是[流泪][流泪][流泪][恐惧]
别说疫情了,我们这里创建文明城市复检(没创上,再给一次机会),半个月没休息了,天天刷楼道,抬杂物,昨天还值了一个24小时班,第二天连上一天,忽然觉得体力透支了,有种特别疲劳的感觉!这就是社区工作者的常态!
我们这里去年疫情防控值班补助办事处所有人一天200百都发了,社区工作人员没有,后来有人反映才说给社区工作人员一天50块钱,到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又开始了还没有发下来,工资从2020年9月到现在还也没发,办事处工资按时发
最好的心态是为百姓服好务,为国家尽好责。不好的心态是没本事成为公务员,事业编,社工,岁月不等人,再拼再努力再优秀也余事无补。所以尽人事,听天命!干好工作对得起自己足以!老一辈的思想与觉悟需要传承!
疫情当下的社会,社区工作者的心态是怎样的?
身边有几个社区的朋友。没有疫情之前的那些年,我对她们是各种羡慕嫉妒恨。每天朝九晚五,中午休息2个半小时,双休。即使上班了,也是喝喝茶, 聊聊天,上班的功夫都能把菜给买了 据说 ,离家近的,还可以回家洗衣服,中午回家做饭。
疫情之后,感觉她们的好日子到头了。几乎天天加班,有时候忙起来,还得把行李拿办公室,随时准备加班。守小区大门,查看核酸绿码,帮人买菜买药,照顾独居老人…… 。节***日 ,对不起,随机的 ,如果疫情不那么严重,可以轮休,否则,天天加班状态。
这样的日子,持续3年多了,有些人扛不住辞职了,坚守的,多是些奔4奔5的人,毕竟,疫情之下,失业的多了去了 ,年纪大了 ,不好找工作,就这么混着呗。
其实,不光社区工作者,我们老百姓都盼望疫情早点结束 ,回到2019[灵光一闪]
疫情之下,社区工作者的心态,应该放得比较平和一些,你们应该知道这个疫情期间,,大家的心情都不好,都不高兴,都是在和疫情做斗争,各个人心态都发生了变化,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起来,但是,多数人还是本着大局意识,安定团结的愿望出发,只有少部分人,成天宅在家里,不时放出一句不中听的话出来。作为社区工作者应该了解这个期间人们的心情,每天都要关心和掌握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,一些你们觉得的重大问题,自己都无法解决,说清楚的问题,要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,比如,群众反应的生活不方便,卖菜的地方太少的问题,而且,独家经营容易造成价格太高,个别人还趁机抬高价格,像这种情况社区工作者就应该出面干预,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,给予更多的权力,只要是破坏社区工作的都可以进行干预,决不允许非法经营得逞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eautyworldco.com/post/70346.html发布于 11-08